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印度探月任务发现月球南极资源,水冰成关键目标

印度的探月任务证实月球南极附近存在硫、铝和其他元素。现在的重点是找到另一种可以提供营养的关键元素。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戈斯瓦米说:“水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想维持人类定居点,你就需要水冰,因为水冰可以变成氧气。” 在首次登月带来欣喜之后,上世纪60年代末甚至有人开始谈论登上星星。但这不会很快发生。 “科技艺术”资深太空编辑埃里克·伯杰说:“月球是人类在近地轨道以外的有形目的地,它的重力井很低。所以相对容易到达。到达月球需要三天。到达火星则需要六到八个月。因此,月球确实是一块垫脚石。” 登陆月球需要克服重大技术障碍。首先需要一枚强大火箭将航天员送出太空,并确保他们免受辐射。之后的挑战是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然后航天员要能够返回。一旦出现技术障碍,他们没有任何外部帮助,甚至没有中止任务的选项。 乘坐太空飞船从月球出发的航天员,将以每秒几公里的惊人速度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资深太空编辑伯杰解释说,这是因为与从近地轨道的返回时相比,它们从月球返回时的速度会加快。 当不同国家都登上月球,其资源将会发生什么也是一个关键问题。1967年的《外太空条约》规定,任何国家都不能声称拥有太空主权,但现实很可能有所不同。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戈斯瓦米说:“只有那些有能力登陆月球并进行开采的国家,才能拥有先发优势。因此,我们今天没有法律制度,去规范月球上获取的资源如何共享。”

科学家发现火星磁尾电流片中存在高速离子流的现象 – 4D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讯(记者陆成宽报道)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根据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探测器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发现了火星磁尾电流片中的离子流出现高速逃逸的情况。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在线发表。 火星和地球一样位于太阳系宜居带上,拥有丰富的地貌,如高耸的山脉、广袤的平原和蜿蜒的河流。有人推测,大约37亿年前,火星可能也是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然而,如今的火星已演变成一颗大气稀薄、干冷无生命的星球。 火星的大气和水都去了哪里?它们是如何丢失的?目前,学界认为太阳风是推动火星大气和水流失的重要机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论文通讯作者戎昭金解释说:“由于约37亿年前火星的内核磁场停止运转,火星失去了全球磁场保护大气的功能。因此,外部太阳风离子可以自由地撞击火星大气层,进而不断剥蚀火星大气离子使其逃逸到外太空。” 通过多年的卫星观测,科学家已经初步了解了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规律,发现火星大气离子有两个主要逃逸通道。“尽管如此,我们对具体的逃逸过程和相关物理现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戎昭金坦言。 此次,科学家们着眼于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的关键区域——火星磁尾电流片,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火星磁尾电流片中偶尔会出现高速的尾向离子流,这些高速离子流的主要成分是火星大气中的重离子,其能量可高达约1200电子伏特,尾向逃逸速度可达约100千米/秒。 戎昭金说:“这个速度明显高于我们传统的认知,以往的研究认为,火星磁尾电流片中的离子能量普遍不超过50电子伏特,尾向逃逸速度仅为20千米/秒。”虽然这些活动现象出现频率不高,但它们会显著增加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量。 戎昭金表示,这项研究为了解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的物理过程提供了关键的实证依据,深化了我们对火星离子逃逸现象的认识。

科学家发现火星磁尾电流片中存在高速离子流的现象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讯(记者陆成宽报道)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根据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探测器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发现了火星磁尾电流片中的离子流出现高速逃逸的情况。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在线发表。 火星和地球一样位于太阳系宜居带上,拥有丰富的地貌,如高耸的山脉、广袤的平原和蜿蜒的河流。有人推测,大约37亿年前,火星可能也是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然而,如今的火星已演变成一颗大气稀薄、干冷无生命的星球。 火星的大气和水都去了哪里?它们是如何丢失的?目前,学界认为太阳风是推动火星大气和水流失的重要机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论文通讯作者戎昭金解释说:“由于约37亿年前火星的内核磁场停止运转,火星失去了全球磁场保护大气的功能。因此,外部太阳风离子可以自由地撞击火星大气层,进而不断剥蚀火星大气离子使其逃逸到外太空。” 通过多年的卫星观测,科学家已经初步了解了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规律,发现火星大气离子有两个主要逃逸通道。“尽管如此,我们对具体的逃逸过程和相关物理现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戎昭金坦言。 此次,科学家们着眼于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的关键区域——火星磁尾电流片,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火星磁尾电流片中偶尔会出现高速的尾向离子流,这些高速离子流的主要成分是火星大气中的重离子,其能量可高达约1200电子伏特,尾向逃逸速度可达约100千米/秒。 戎昭金说:“这个速度明显高于我们传统的认知,以往的研究认为,火星磁尾电流片中的离子能量普遍不超过50电子伏特,尾向逃逸速度仅为20千米/秒。”虽然这些活动现象出现频率不高,但它们会显著增加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量。 戎昭金表示,这项研究为了解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的物理过程提供了关键的实证依据,深化了我们对火星离子逃逸现象的认识。

中国在南中国海发现开平南油田:首个深水深层亿吨级油田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宣布,在南中国海珠江口盆地发现了中国的首个深水深层大型油田——开平南油田,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达1亿200万吨油当量。这一发现标志着全球核杂岩型凹陷中最大的商业发现之一。 据中新社报道,开平南油田位于南中国海东部的开平凹陷区,距离广东省深圳市约300公里,平均水深超过500米,最大井深达4831米,油品为轻质原油。在探井过程中,钻探遇到油气层厚度达100.6米,平均每日产油气超过1000吨油当量,刷新了中国深水深层油气产量测试纪录。 开平凹陷地质条件复杂,断裂纵横交错,勘探难度巨大。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地质师刘军介绍说,在新的地震数据基础上,他们深化了烃源岩分布和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油气富集区,重新评估了资源量。自2023年以来,他们在开平南地区部署了大量探井,其中4口探井测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证实了开平凹陷地区的烃源潜力,成功发现了开平南油田。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周心怀表示,近年来,中国海油在南中国海东部海域的油气勘探一直创造新高,为海洋油气的持续增产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

研究指出:猫狗也有梦境和睡眠障碍

与人类相似,几乎所有动物都需要某种形式的休息或睡眠来维持健康。动物通常会根据自然的昼夜节律来调节睡眠和觉醒状态。 人类在睡眠中做梦,但科学家们探究是否动物也会有同样的体验。一些研究发现,动物在睡眠中与人类幼崽有相似之处,如尿床、说梦话,甚至有规律的头部运动。 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模式。比如,猫每天可以睡16小时,而大象只需2小时。长颈鹿会在一天中断断续续地打盹,每次约5分钟,虽然它们每天可能有4.5小时的睡眠时间,但只有30分钟是深度睡眠。 捕食者的睡眠时间较长,有安全睡眠场所的动物睡得更多。有些动物如马能站着睡觉,但无法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必须躺下。 有趣的是,海豚在睡眠时只有一半大脑休息,被称为“半脑睡眠”,另一半保持警觉。 动物睡觉时也会做梦吗?经验丰富的兽医观察到动物在睡眠中四肢晃动、面部肌肉抽动和发声,表明它们在做梦。白天行为也会影响动物的梦境,与人类类似。 非人类哺乳动物与人类共享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时大脑活跃,伴有视觉和运动活动增加,比如狗在这个阶段会吠叫或抽动腿。 动物也会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可能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由多种原因引发,如脑瘤、脑炎、药物治疗、心脏问题等。研究表明,老鼠也可能因压力和焦虑而失眠。 动物睡眠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大脑,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睡眠需求和模式。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引起发作性睡病的基因,狗甚至能帮助治疗睡眠障碍。海豚的“半脑睡眠”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线索。

新型探针能够以高分辨率记录深脑活动,其精细度可达一至两个神经元

根据《自然·通讯》杂志17日的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集成电子和生物界面实验室采用创新方法制造了这种传感器,能够记录人类及多种动物模型中大量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分辨率之高达一至两个神经元。 这一新系统倚赖超薄、灵活且可定制的探针,由临床级材料制成,并搭载能够记录微局部大脑信号的传感器。与当前的临床传感器相比,这些探针更小巧且彼此非常接近,使其能够在大脑内特定区域实现前所未有的高分辨率传感,范围可达10厘米深度。 这些探针具备多达128个通道的记录能力,相较目前使用的临床探针的8到16个通道,其性能大幅提升。未来,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创新的制造方法,将每个探针的通道数量扩展至数千个,以实现更高分辨率的大脑信号获取、分析和理解。 这些探针设计为单片结构,各组件能够相互叠加,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单元,无需手动连接额外电线进行记录。新的记录系统具有高度可定制性和可扩展性,得益于薄膜技术,该技术源自半导体和数字显示屏行业。探针非常紧凑,厚度仅为15微米,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探针和大脑之间的材料特性差异。 尽管当前报告中仅涉及大脑记录数据,但该系统已经用于追踪大脑活动并为大脑的具体位置提供电刺激。该团队正在专注于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旨在实现患者无线访问、在医院或家庭环境中自由移动,不受任何机器的限制,并能够连续监测患者的皮质和深部脑结构长达30天。 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进展可以说是飞速的,神经元探针技术成为其代表之一。这种探针通过穿刺方式进入脑组织,以量化方式获取神经元之间的同步和相干信息,为科学家研究人类神秘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关键工具。这种探针的运作方式旨在最小化伤害、最精确读取,不久的将来,它们有望不仅帮助人们解开脑部疾病之谜并进行治疗,还将有助于设计更接近人类大脑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展示了类似脑记忆形成过程的特征,为记忆巩固提供了新的洞察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认知与社会性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智能(AI)模型在处理记忆方面与人脑海马体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新发现为记忆巩固提供了新的视角,指的是将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的AI系统过程。 在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开发竞赛中,理解和模仿类人智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些技术进步的核心在于Transformer模型,其基本原理目前正在深入研究中。 强大的AI系统的关键在于了解它们如何学习和记忆信息。研究团队将人脑学习原理,特别是通过海马体中的NMDA受体巩固记忆的方式,应用于AI模型。 NMDA受体类似于大脑中的一种智能门,促进学习和记忆的形成。当大脑中存在化学物质谷氨酸时,神经细胞会被刺激。镁离子充当门的小守门人,只有在这个离子守门人退到一边时,物质才能流入细胞。这是大脑创造并保存记忆的过程,而守门人(镁离子)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具体的角色。 研究团队发现,Transformer模型似乎使用了类似于大脑NMDA受体的门控过程。这一发现促使团队进一步研究Transformer的记忆巩固,以确定是否可以通过类似于NMDA受体门控过程的机制来控制。 在动物大脑中,低镁水平会减弱记忆功能。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模仿NMDA受体,Transformer中的长期记忆可以得到改善。就像在大脑中一样,镁含量的变化会影响记忆强度。通过调整Transformer的参数以反映NMDA受体的门控作用,可以增强AI模型的记忆能力。 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还有助于根据这些洞察开发更先进的AI系统。